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务?
锂电池产品运输是一个老话题,360、百度,必应,打开任何一个搜索引擎,输入“锂电池运输””、“UN38.3”,都可以得到一长串结果。
从繁杂信息中,是能迅速锁定、找到答案,用以判断行动,还是会迷失其中、“昏昏而入、茫茫而出”?
从一个小问题开始。
如果我有一批锂电池,需要出口,那么我需要哪些证书?
首先,出口产品,量是多少?
产品量很少(如:锂离子电池样品2~3只),通过渠道,有一些承运商只需要MSDS包报告;
如果量很大,必须要走正规的货物报关,出口流程,那么,请准备如下资料:
1. UN38.3报告
这个测试是锂电池运输,各种鉴定、证书之本,UN38.3测试的本质,是针对锂电池产品,模拟运输过程各种可靠性条件,进行测试,查看电池情况。
测试周期:35天。
费用方面,UN38.3测试费用,和电池容量成正比,容量越大,测试风险越高,费用也是。
一般2~3KWh左右的电池,UN38.3的测试费用,是2~3万,这个费用是基于实际测试耗费的设备、人工成本计算,如果有远低于标准价的报价,建议多关注测试报告有效性。
2. 危险物分类鉴定
危险物分类鉴定,是在出具UN38.3报告后出具的一份“危险定性分类”鉴定证书。
原来分类鉴定,基本都是由海关技术中心实验室出具,随着“执行、监督”分离,目前这部分鉴定出具,会逐步放至第三方机构进行。
在申请危包证时,需要同时提供,产品的UN38.3报告。
3. 危包证
危包证,是由电池生产工厂所在地,海关出具,不同地区间有差异,建议在申请出证前,提前联系当地窗口。正因为发证主体是行政单位,所以这个是客户拿到资料后,自行办理,而非一站式出具。
标准要求:准备好(1)UN38.3报告;(2)危险物分类鉴定,加上工厂的MSDS、包装箱供应商提供性能证,就可以进行申请。
提醒:部分发证前,海关回到实际场地,进行检查。
原先这项,对于货代来说,是一个“可选项”。
不过,经过几次锂电池运输、存储过程安全火灾事件,运输各环节,对于锂电池的要求,越来约严格,很多货代,会在运输时,提出要求海运、空运鉴定书,确认产品包装、信息告示,符合运输要求。
海运空运证书,是基于UN38.3报告,电池包装照片,由具有鉴定资质机构出具。
国际比较出名的DGM(迪捷姆),国内有上海化工院子,CVC等。
其实这个严格来说,不算是证书。
MSDS(材料安全数据清单)是对锂电池组成材料的一个列明和风险说明,生产工厂可以自行撰写。
如果是中间贸易商&买家,没有撰写的经验,又想MSDS上显示自己公司单位抬头,那么可以来申请,由第三方机构,进行MSDS编写审核。
备好以上5种证书鉴定,锂电池运输,基本就没有资料上的后顾之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