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务?
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,在可行性论证阶段,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、危害程度、对劳动者健康影响、防护措施等进行预测性卫生学分析与评价,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,为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。
一、工程分析
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和卫生特征进行系统、全面的分析,了解项目所具有的工艺特点、工艺流程和卫生防护水平,为剖析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、性质、时空分布及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,筛选主要评价因子,确定评价单元提供依据。
二、评价单元
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评价的要求,将生产工艺、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或区域。
三、 评价目的
1、贯彻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》及国家相关的法律、法规、规章、标准和产业政策,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,防治职业病,保护劳动者健康。
2、识别、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,评价危害程度,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,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。
3、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,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。
四、评价基本原则
1、贯彻落实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的方针,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,综合治理。
2、遵循科学、公正、客观、真实的原则,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,排除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影响。
3、遵循风险评估的原则,综合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。
4、遵循国家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。
五、评价程序
1、准备阶段
主要工作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、收集和研读有关资料、进行初步调查分析、编制预评价方案并进行技术审核、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等。
2、实施阶段
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。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、职业卫生现场调查、类比调查,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、定量评价及风险评估。
3、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
主要工作为汇总、分析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、数据,通过分析、评价得出结论,提出对策和建议,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,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进行专家评审。
六、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案编制
1、评价方案应在准备阶段编制,是具体指导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技术文件。应以科学性、实用性、针对性为原则,概述本项目的职业危害特征,明确评价重点、范围、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。
2、评价方案应在充分研读有关资料、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和现场调查后编制。
七、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编制
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应全面、概括地反映评价的内容,表述简洁、用语规范、结论明确,需以数字或图片表达的内容,尽可能采用图表和照片,以利于阅读和审查。原始资料及数据计算过程等不必在报告书中列出,必要时可编入附录。
八、结论与建议
在全面总结评价工作的基础上,归纳拟建项目的选址、布局、工艺、职业病危害因素、职业病危害程度及防护措施等评价结果;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以简洁、概括性的语言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;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;提出拟建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的可行性。